我的位置: 慶祝中國人民銀行成立65周年
見證
作者簡介: | 喬天鋒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國庫處副處長 |
本人1987年7月學校畢業后被分配到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國庫處工作至今,二十多年來,親身經歷、見證了甘肅國庫的發展變化:
國庫機構逐步健全、隊伍逐步壯大
二十多年來,適應國庫業務發展的需要,甘肅省國庫機構逐步健全、隊伍不斷壯大,逐步適應了國庫業務發展的需要。
1986年3月,人民銀行甘肅省分行國庫處成立后,地、市、縣國庫機構還未分設,與會計部門合署辦公。當時全省僅有專職人員7人,兼職人員94人,其中:省分庫專職人員3人;中心支庫專職3人,兼職11人;縣支庫專職1人,兼職83人。到1989年底,全省14個地、市、州分行全部成立了國庫科,配備正、副科長14人,全省22個縣支行成立了國庫股,人員達到213人,其中:專職人員202人,兼職人員11人。到2011年,人民銀行在全省范圍內為各級政府設立國庫機構106個(包括鄉鎮金庫),共有國庫人員510人,其中:人民銀行國庫干部職工456人,含專職383人,兼職73人,保證了人民銀行經理國庫職能的發揮。
國庫電子化建設目標全面實現
1987年2月,甘肅省分庫著手國庫業務電子化的規劃和遠景設計,拿出軟件程序的設計方案,在科技部門的大力支持下,1988年8月,省分庫實現了與總庫的國庫資金報解通訊計算機聯網,到1990年底,實現了與全省14個中心支庫的國庫資金報解通訊聯網,從而結束了長期以來手工編制報表、資金郵劃的傳統做法,到1995年底,全省已有10個中心支庫實現了與所轄縣支庫的資金報解通訊聯網,從而奠定了國庫業務電算化、網絡化的基礎。通過學習外省先進經驗,1997年引進了廣東省分庫使用的《國庫會計核算系統》處理國庫業務,在省分庫運行正常的情況下,逐步推廣到全省14個中心支庫;2001年,在全省推廣運行了總行國庫局統一開發的《國家金庫會計核算系統》(1.0版),2002年底開始試運行《國家金庫會計核算系統》(2.0版),并與“1.0版”雙機運行,2003年4月正式單機運行《國家金庫會計核算系統》(2.0版);2003年5月在全省推廣運行《國庫收支統計分析系統》、《國庫綜合業務報表系統》;2004年12月推廣運行《國債兌付管理系統》和《國債收款單管理系統》。2005年5月8日開始,與甘肅省財政廳國庫處使用網絡傳輸財政集中支付和授權支付業務數據信息,5月23日,全省各市(州)中心支庫一次成功上線大額支付系統;2006年2月20日,對《國庫會計核算系統》從(2.1.8.6版)升級到(3.0版),甘肅省分庫和14個市(州)中心支庫順利加入小額支付系統;2007年初,完成了對《國庫會計核算系統》從(3.0版)到(4.0版)、《國庫統計分析業務系統》從(2.85版)到(3.0版)的升級工作;2009年12月1日,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系統在我省上線運行。
國庫監管職能得到進一步發揮
二十年來,我省各級國庫采取定期檢查與經常檢查相結合、自查與交叉檢查相結合、重點檢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等多種形式的檢查輔導,并逐步形成了強化國庫資金監管的“三查”制度,并在每年的工作安排中對各項檢查的內容、范圍、方法、步驟、時間以及具體措施和檢查報告等做出明確的規定和要求,組織人力,逐項落實。一是每年組織各級國庫對國庫經收處是否延解積壓國庫資金進行專項檢查,加快了資金報解速度;二是對商業銀行財政性存款科目的使用情況和財政部門多頭開戶情況進行檢查,對不合理賬戶進行清理糾正;三是每年對預算收入退庫情況進行重點檢查,對不合理退庫進行查堵,從而保證了國庫資金完整、準確和足額入庫;四是開展國庫業務實地檢查,每年各級國庫的自查面達100%;上級國庫對下一級國庫進行抽查,抽查的具體對象、重點內容和實施步驟都有明確規定,抽查面達30%,通過各種檢查,防止了財政資金的分散流失,擴大了人民銀行信貸資金來源,加強了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
完善內控機制,加強內部管理。嚴格做到核算操作程序化、賬務處理標準化、業務管理制度化、崗位管理規范化,保證國庫會計核算的真實、及時和準確,確保國庫資金安全。加強對商業銀行、信用社等代理機構的監督管理。一是加大對商業銀行、信用社代理國庫的監督與管理力度。二是加強對代理銀行的監督與管理。三是加強對征收機關的監督管理。
國庫統計分析工作邁上新臺階
1991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下發的《關于編報國庫統計報表的通知》,省分庫嚴格按照通知規定開始按月編報地方預算收入和地方預算支出統計報表,1991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國庫局下發《關于編報預算收入退庫季報表通知》。1995年甘肅省分庫制定下發了:《甘肅省國庫收支統計月報計算機處理程序的通知》,將國庫統計月報納入全省微機聯網,進行數據傳遞和信息反映,專人負責對統計報表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反映預算執行情況,在對預算執行態勢進行監測分析的基礎上,撰寫分析報告。1997年執行總行國庫局《關于加強國庫收支統計工作的通知》,按月編報地方預算收支統計月報,按季編報退庫報表,及時反映地方預算收支、退庫情況。2003年執行人民銀行國庫局制定《國庫統計分析工作指導意見》,2005年國庫局對《國庫統計分析工作指導意見》進行了修改。2003年全省國庫系統啟用《國庫收支統計分析系統》,匯總編制國庫資金收支報表。2004年8月執行人民銀行國庫局關于上報國庫庫存余額統計周報的通知,9月執行上報國庫庫存余額日報制度。從2004年6月份開始,甘肅省分庫對國庫收支統計分析報告制度進行了調整,將季度分析報告制度改為月報制度,每月10日左右將上月預算執行情況以專刊形式進行報告。2006年在全省國庫系統建立國庫統計分析聯系縣支庫制度,在13個中心支庫確立12個縣支庫成為省分庫統計分析和統計調研聯系庫,按照省分庫的統計分析要求進行國庫調研工作。
國債發行、兌付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國家債券的發行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行政分配到市場消化,經歷了曲折而坎坷的里程,在國家債券的發行和兌付工作中,人民銀行配合各級財政部門,從國債發行的組織實施到國債券實物的調運、任務的分配、款項的入庫和清理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1985-2011年,甘肅省各級國庫共辦理國債發行款項320.86億元。發行的國庫券于1986年陸續到期兌付,截至2011年,甘肅省各級國庫共辦理國債兌付本息款項31.95億元。
國庫業務創新取得顯著成效
2006年以來,國庫工作按照“基礎工作抓規范、重點工作求突破、整體工作上水平”的工作思路,在抓好基礎工作的同時,加大創新力度,創新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加大制度創新力度,提高國庫核算質量。加大管理創新力度,夯實國庫工作基礎。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提升服務保障能力。2008年11月在蘭州和白銀兩市成功上線運行財稅庫銀橫向聯網系統(TIPS)的基礎上,積極擴大覆蓋面,目前國稅業務已推廣到全省所有市縣,納稅簽約率達72%。地稅業務也在全省全面推開。2010年全省各級國庫通過橫向聯網系統辦理的繳稅業務量占全部業務量的29.6%,繳稅金額占總金額的44.8%,居西北五省之首。橫向聯網系統的推廣運行,為進一步發揮國庫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構建現代國庫服務體系提供了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