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G台湾极品高潮内射,久久精品国产护士电影九一,国产一区二区精品蜜臀av,手机av免费在线观看不卡,啊轻点灬大JI巴又大又粗A片,全部免费特黄特色大片看片,91天堂在线观看一区二区,日韩av一卡二卡三卡不卡

我的位置: 慶祝中國人民銀行成立65周年

馬德倫: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積極服務經濟建設全局

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65周年之際,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馬德倫日前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就改革開放以來央行履職經歷的幾個重要時期進行了回顧。

馬德倫表示,改革開放以來,央行履職主要經歷了三個重要階段:

一是從原來集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功能于一身的銀行實現轉身,確立了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的職能,這是行史上最為重要的一次轉變。

1984年1月1日起,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移交中國工商銀行。至此,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不再辦理針對個人和企業的金融業務。人民銀行完成“華麗轉身”,實現了央行的歷史性轉折。這種轉變源自十一屆三中全會黨中央做出改革開放的決定,我們認識到要成立專門的中央銀行加強宏觀調控管理,金融不再是財政的出納,而是重要杠桿,在金融資源配置中起重要作用。

二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宏觀調控從目標到手段都發生了重大變化。1995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首次以國家立法形式確立了中國人民銀行作為中央銀行的地位,標志著中央銀行體制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的軌道,這是我國中央銀行制度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宏觀調控目標上提出貨幣供應量作為中介目標,摒棄了以往單一的信貸規模作為目標。手段上,以往主要使用再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等工具,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了更多的市場化手段,如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利率、存款準備金等。此時,利率市場化改革開始起步,放開了外幣存款利率,逐步放開同業拆借利率。

三是2003年之后人民銀行在推動建立現代化金融體系上做了許多創新性的工作。這體現在:1、組建中央匯金公司,對交行、建行、中行、工行進行注資,引進外國戰略投資者,建立現代公司治理結構。2、在匯率改革上,自1994年本外幣匯率實現并軌后,2005年央行再啟匯率改革,推進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程。3、在金融市場上,改變融資結構,大力發展直接融資。2007年成立交易商協會,轉變市場管理方式,通過市場自律管理,實行企業債務融資工具發行注冊制。相繼推出短期融資券、中小企業集合票據、信用風險緩釋工具、非公開定向發行制度、超級短期融資券、“區域集優”融資模式、資產支持票據等產品。4、推動人民幣走出去。2009年,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開始推進并逐步在全國放開。伴隨著人民幣的不斷走出去,人民幣離岸中心也已出現。5、進一步推進人民幣資本帳戶開放。2004年后陸續推出QFII、QDII;2010年,為配合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拓寬人民幣回流渠道,央行宣布允許境外央行或貨幣當局、港澳地區人民幣清算行、境外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參加行等三類機構以人民幣投資境內銀行間債券市場,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拓寬。

馬德倫說,從改革開放以來人民銀行三十多年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一些結論:

一是央行始終把搞好宏觀調控,支持國家經濟發展作為重要目標,與黨中央、國務院每個時期的政策緊密一致。始終采取有力的措施、保持清醒的頭腦,在支持經濟建設的同時穩定幣值,兼顧宏觀調控多目標,為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作出貢獻。

二是始終推進改革進程建立健全現代金融體系,不斷引進市場手段,不斷向世界學習先進經驗,并結合中國實際,創新性發展。改革開放以來,人民銀行一直致力于建立現代金融體系,不斷完善金融市場,在多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三是始終重視市場的基礎性作用,并為市場實現從基礎性向決定性作用的轉變做好準備。三十年來,央行始終堅定不移地“引進來”,抓住改革時機,毫不遲疑地推進工作。同時,兼顧手段的漸進、可控,通過金融改革帶動和促進其他方面改革的深化。

四是隨著我國經濟開放和規模不斷擴大,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人民銀行始終致力于金融政策的國際協調,不斷加強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二十國集團(G20)以及金融穩定理事會等方面的合作,積極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國際金融危機。毫無保留地對外輸出中國金融改革的寶貴經驗,樹立了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擴大了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

五是始終將堅持金融改革、金融服務與解決民生金融緊密相結合。近10年來,隨著現代支付體系的建設和完善,不僅便捷了廣大居民,也大大提升了支付效率,節約了資金成本;同時,農村金融服務方便了廣大農民,人民銀行通過支持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有力地支持了農戶和農業發展。

采訪結束時,馬德倫用人民銀行總行大樓的造型來寄語未來:“大樓穩固的結構,意味著中央銀行的穩健;半圓形的形狀意味著中央銀行開放的胸懷和包容的心態;略微后仰的樓面意味著中央銀行目光深遠的前瞻性。這很好地詮釋了央行的文化底蘊,也是對央行理念的完美體現?!?/p>

(金融時報記者 牛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