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發生以來,有這樣一支駐村工作隊,無私擔當著大涼山扶貧戰“疫”前線的“螺絲釘”。
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特口甲谷村,這個彝族語中意為云端之上的村莊,是人民銀行成都分行的定點幫扶貧困村。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親臨昭覺縣視察時曾強調:“村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要真抓實干,不圖虛名,不搞形式,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戰推向前進。”總書記的話像烙印般刻在了一批批人民銀行駐村隊員心中。2020年初,疫情突然襲來,如何統籌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考驗著駐村第一書記鄧坤等4名人民銀行駐村工作隊員。
義無反顧的逆行
疫情發生后,在親人團聚和村里防疫工作中,駐村隊員們無一例外地選擇了后者,毅然返崗。隊員彭洪偉,臨行前被3歲的小女兒哭喊著緊緊抱住不松手,女兒滿眼的不舍至今讓他心疼不已。駐村第一書記鄧坤因年前在村上已生病咳嗽、無法第一時間返崗,他邊在家自我隔離治療,邊通過微信視頻與隊員們商議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看著日夜奔忙在一線的隊友,鄧坤心急如焚,通過CT和核酸檢測排除新冠肺炎后,等不及身體康復,帶著藥品毅然踏上了歸途。他們義無反顧的背后,是一顆顆為人民服務的赤誠之心。
(駐村第一書記鄧坤返程后立即投入工作,組織開展全村消毒防疫)
把自己當做一顆“螺絲釘”
特口甲谷村只有一條進村路,設卡防控不是一件簡單的小事。高原寒冬零下10度的氣溫,不時刮起7、8級大風,在這樣的條件下,駐村工作隊員們把自己當做一顆“哪里需要哪里安的螺絲釘”,與村社干部、村醫一道組成檢測組,帶上干糧,到距村4公里外的路口設卡檢測。在高寒缺氧的大山里,隊員們始終堅持著每天10小時兩班倒的值守,從未放松。逢車必檢、逢人必測,堅決要把病毒擋在村外,這是他們對村民的承諾。畢竟,村里的防疫基礎還很薄弱,一旦發生輸入性感染,后果將不堪設想。正是他們的嚴防死守,確保了整村村民的零感染。
(駐村隊員們冒著嚴寒,牢牢駐守在路口檢測)
心中裝著百姓
在防控疫情的同時,隊員們利用晚上休息時間,對全村106戶常駐人口逐戶走訪。既要開展宣傳防疫知識,調查了解返鄉情況;還要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再排查和外出務工意愿調查,“一戶一檔”制作戶情資料。入戶調查時,天黑路滑,隊員梁武不慎跌落溝渠,摔破了膝蓋,但他“輕傷不下火線”。由于山路雨雪濕滑,車輛無法通行,特口甲谷鄉副書記李兵連續一周步行近80公里,對全鄉5個貧困村進行了走訪調查。摸清了底數、掌握了情況后,“一戶一策”制定幫扶措施。
(駐村隊員們挨家挨戶宣傳防疫知識)
(駐村隊員們逐戶排查疫情,做好返鄉村民隔離檢測)
發揮“釘釘子”的那股勁兒
疫情防控不能松、春季生產不能等。但人民銀行派出的駐村工作隊員大多是金融專業出身,防疫和農業知識儲備不足,他們利用各種資源邊學邊干;夜里停電,便生上一盆柴火取暖。靠著釘子般的“鉆”勁,連續3天奮戰到凌晨3點,集中編寫出近2萬字的宣傳資料,利用村委會廣播,將村民急需的疫情防控、春耕備耕、春季牛羊養殖等知識,用彝漢雙語交替播報,解決了村民的燃眉之急。由于休息不足加之反復播講,駐村隊員彭洪偉一度聲音嘶啞、咽喉發炎腫痛。如今,特甲生豬養殖基地新一季的生豬順利投欄,春季土豆、蕎麥種植正有序準備,全村高山半細毛羊和肉牛養殖規模穩定擴大。村民的脫貧致富路在這群央行駐村隊員的努力下正闊步向前。
(高山半細毛羊養殖規模穩定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