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著力構建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工作機制,加快推進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信息采集,為貧困戶建立信用檔案,加強金融知識宣傳普及,不斷加大對貧困戶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脫貧攻堅。
多舉措強化信用體系建設
健全完善工作機制。采取以縣域為單位,以建檔立卡貧困戶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評價為重點,完善信息服務平臺建設的工作方法,通過改善農村牧區信用環境帶動農村金融服務水平的提升。2018年以來,人民銀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連續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內蒙古自治區深度貧困地區農村牧區和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建設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確貧困地區信用體系建設工作任務目標,建立政府部門、人民銀行、涉農金融機構聯動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全覆蓋信息采集和信用評價。各旗縣人民銀行組織以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為主的涉農金融機構,制定評價指標和標準,將評價結果作為發放農牧民貸款的重要參考,提高金融服務的針對性。信息采集方面,旗縣人民銀行組織,由涉農金融機構、村干部組成信息采集小組,整村推進,分片負責,逐戶上門采集建檔立卡貧困戶信用信息,建立信用檔案,并經信息采集小組、村委會審核評價,確定信用評價結果。
宣傳普及培育誠信文化。全區各級人民銀行不斷創新誠信宣傳方式,提升農牧民金融素養。促進金融知識宣傳與烏蘭牧騎深度融合,推動區內19所大中專院校開設《現代征信學》必修或選修課程,建立校園宣傳教育基地180個。
信用撬動金融資源助力脫貧攻堅
全區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與人民銀行支農、扶貧再貸款相結合,在增加金融機構對貧困地區的信貸投入,促進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增收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信用檔案建設全覆蓋,帶動金融精準扶貧貸款規模擴大。2020年上半年,共為50.6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建立信用檔案,其中 19.7 萬戶被評為信用戶。全區金融機構金融精準扶貧貸款余額 1034.9 億元,新增 56.3 億元,同比多增67.6億元。
農牧區信用環境的改善推動了金融風險化解。據統計,全區金融機構為信用戶發放的信用貸款形成的不良貸款,其不良率低于其他貸款不良率的平均水平。
促進鄉風文明和信用環境的改善。通過信用創建和誠信宣傳,誠信觀念更加深入人心,部分欠款農牧戶為爭取評上信用戶,主動歸還拖欠多年的貸款,實現了“要我還貸”到“我要還貸”的轉變,營造了“人人重信、爭當信用戶”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