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02月21日
吳杰莊委員:
您提出的《關于完善征信服務體系,進一步釋放普惠金融發展潛能的提案》收悉,經商國家發展改革委,現答復如下:
一、關于加快擴大征信機構服務范圍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堅持“政府+市場”雙輪驅動發展征信體系,全方位、多層次覆蓋社會征信需求。一是發揮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征信服務主渠道作用,累計收錄11.6億自然人、1.3億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查詢數據庫的信用報告已經成為金融機構信貸評審流程的必要環節,2023年提供查詢服務近53億次。二是積極穩妥發展個人征信機構。根據市場需求,先后批設了2家個人征信機構,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分、反欺詐評分等各類征信服務。三是培育和發展企業征信機構。引導有數據、有技術、有市場的機構進入企業征信市場,整合企業的注冊登記、生產經營、合同履約等各類涉企信用信息,2023年149家備案的企業征信機構提供各類征信服務223億次。
二、關于完善征信體系建設有關的政策法規問題
近年來,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持續加強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引導征信機構加快數字化轉型,探索征信服務新模式。一是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中國人民銀行印發《征信機構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3〕第1號)、《征信業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21〕第4號)、《征信機構信息安全管理規范》(JR/T 0117-2014)等部門規章和標準規范;國家發展改革委報請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實施方案》(國辦發〔2021〕52號文)、《統籌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建設提升中小微企業融資便利水平實施方案》(國辦發〔2024〕15號文)。二是進一步深化征信領域供給側改革。中國人民銀行大力推動征信機構把握新質生產力的發展機遇,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進行產品創新;推動數據來源豐富、信息處理技術先進、公司治理結構健全、服務保障體系完善的國有和民營企業參與征信市場建設,提升征信市場活力;會同相關部門共同推動信用信息平臺依法合規向征信機構穩步開放數據,充分發揮數據乘數效應。三是建立并完善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支持符合條件的征信機構加強與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合作,積極推動地方征信平臺市場化轉型。在中國人民銀行等相關部門的推動下,31家省級地方征信平臺中,有26家已由專門設立的市場化機構運營,歸集共享當地政府部門、公共事業單位掌握的涉企信用信息,提供專業化的征信服務。
三、關于建立個人和ESG數據局,擴大征信機構數據來源問題
中國人民銀行持續推動完善綠色金融服務體系,充分發揮信用評級在ESG領域的重要作用,夯實信用基礎。一是充分發揮地方征信平臺對綠色低碳信息的整合分析作用。推動部分地方征信平臺建立綠色金融專區,提供標準化碳信用報告、企業碳賬戶信息查詢等服務,從環境效益、社會責任、減碳表現等方面全面刻畫企業經營狀況,為金融機構綠色信貸提供征信支持。部分地區先后建成“粵信融”“桂信融”“鄂融通”等各具地方特色的征信平臺,歸集共享企業綠色項目、信用評價、排污許可、環境處罰等綠色信息。二是會同相關部門不斷優化完善綠色標準體系。公開發布《綠色債券信用評級指引》(JR/T 0280—2023),為綠色債券信用評級業務的開展提供參照和指引;鼓勵評級機構加強對綠色債券評級方法的研究,積極開展行業和市場分析,更準確地把握綠色債券信用風險,并在此基礎上逐步拓展綠色認證相關業務,不斷提升綠色金融服務的質效。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持續優化征信市場布局,進一步完善征信服務體系,支持征信機構按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全面歸集共享涉企信用信息,加強征信產品研發創新,實現對各類信用信息的高效采集、有效整合、快速分析和深度挖掘,不斷提升征信服務的普惠性和覆蓋面。
感謝您對金融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歡迎訪問中國人民銀行門戶網站(www.nisiyiwa.com),了解中國人民銀行最新工作動態及金融領域的相關信息。
中國人民銀行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