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文明有禮央行人】
文明潤無聲 傳承好家風
——福州中支舉辦“最美全家福”微展迎接國際家庭日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社會主義文明家庭新風尚,福州中支以5月15日第27個“國際家庭日”為契機,舉辦“最美全家福”微展,組織全轄近五年獲評的“文明家庭”分享他們的幸福時光——用相機定格下“最美全家福”。
“他們的故事感動了我們,更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了榜樣。”一張照片、一個故事、一股家風。福州中支制作“最美全家福”微展在微信工作群、電梯視頻等宣傳載體中廣泛播放,講述平凡家庭背后的幸福故事,引導干部職工自覺培育良好家教家風,弘揚家風文化,營造崇德向善的央行氛圍。
孝老愛親 和諧小家
林建生同志是柘榮縣支行一名普通干部,他是同事口中的好員工,更是老人膝下的好兒女,妻子心中的好丈夫,女兒眼里的好爸爸。十幾年前,林建生七十多歲的父親中風,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為了方便照顧,他將父母從城郊接到自己家中生活。住宅小,但他還是騰出光線最好的房間給父母居住。生活上悉心照料,為老人端茶送飯,送醫配藥,下班后,陪老人聊天,為老人翻身擦身按摩,緩解老人病痛。父親要去醫院看病,每次都是他背著老人上下樓。就這樣,林建生堅持了十多年。在他的照顧下,父親生活幸福,精神矍鑠。如今,父親88歲,母親也85歲高齡,兩個老人均需要照顧,此外還有年老的岳父岳母,因此常常要在兩個家庭之間、家與醫院之間來回奔跑,辛苦勞累,他卻從無怨言。
林建生妻子身患無法治愈的先天性心臟病,需要長期吃藥,15年前就失業在家。他花費幾十萬為妻子進行心臟手術治療,妻子不能長時間從事體力勞動,他家務事全包,做飯、洗衣、做衛生,忙里忙外。有一次妻子因蔬菜殘余農藥引起過敏,林建生便花心思尋求了一塊菜地,自己種菜種瓜,為家人提供安全蔬菜。結婚20多年來,他既是“頂梁柱”,也是“守衛者”,以行動踐行著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你守護“南大門” 我守護家
作為福建的“南大門”的詔安縣,地處閩粵邊界,關口較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任務尤其艱巨。大年初二早上,一接到需在國道324線詔安段汾水關檢查點開展防疫工作的任務后,作為一名基層公務員,人民銀行詔安縣支行許曉清的丈夫二話不說,立馬放棄休假,迅速奔赴檢查點,成為一線防控人員。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便是檢查點的所有設備。每到凌晨時分,加之陰雨綿綿、寒風瑟瑟,春意更是料峭。雖然條件簡陋,但他像許許多多疫情防控一線的人員一樣,不懼風雨、無畏嚴寒,默默堅守著工作崗位,爭當南大門的“守門員”,甘為人民安康的“守夜人”。正是這一點一滴的努力凝聚成了一股堅不可摧的力量,構筑成守護福建“南大門”的第一道防線。
雖然獨自一人在家照顧兩歲和五歲的懵懂幼兒、料理家務,難免煩累,同時也擔心著丈夫在戰“疫”一線的安全,但許曉清知道,在這樣的關鍵時期,她必須守好疫情阻擊戰的“大后方”,當好堅實的后盾,把小家照顧好,讓他沒有后顧之憂,這就是對丈夫工作最大的支持。
傳承家風 敬終如始
賴明生同志原是永定支行的信貸調統股的業務骨干,在55歲的時候接到支行的緊急調配,成為支行辦公室主任。在人手不齊、工作繁多的情況下,他主動加班,非工作時間在單位看到他的身影早已習以為常。在新冠肺炎阻擊戰中,他帶頭值守,為支行防疫工作出謀劃策,他經常對妻子和女兒說:“努力工作,不怕吃虧。”
妻子作為龍巖市新冠肺炎定點醫院的外科資深護師,今年馬上就要退休,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許多人避而不及,她卻主動要求堅守在疫情防控前線。大年三十、初一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她經常對丈夫和女兒說:“有國才有家。”
家風代代相傳,在耳濡目染下,女兒賴穎在畢業后選擇了和父親一樣投身金融事業,成為人民銀行龍巖市中支宣傳戰線的一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刻,她積極組織轄內宣傳干部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和網絡文明倡議,挖掘鮮活的素材,講好央行抗疫故事,凝聚戰疫力量,在后方撐起一片清朗天地。
“家之興替,在于禮義,不在于富貴貧賤。”抗疫路上的“鏗鏘三人行”是每一個央行和諧小家的縮影。
(人民銀行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