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推廣央行志愿服務品牌】
金融花開潤平陽 精準扶貧圓“小康”
——臨汾市中支普及金融知識助力精準扶貧志愿服務
做好扶貧開發金融服務、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基層人民銀行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與履職重心。臨汾市位于山西南部,轄區16個縣中有10個縣屬于貧困縣,貧困人口29.8萬,貧困率達30.53%。自2016年以來,臨汾市中支認真落實上級行精神及工作要求,提出了“金融知識普及對接精準扶貧”志愿服務的新思路,傾力實踐“入農戶、普惠鄉親;建站點、做實服務”的新舉措,有效打通了金融服務“三農”的“最后一公里”。
情系“三農”傾力“三送”
對接精準扶貧“添動力”
為有效整合宣傳資源,破解以往“集中式”、“時點式”、“傳單式”宣傳的瓶頸制約,真正讓金融宣傳“接地氣”、金融知識惠及百姓生活,臨汾市中支組織專人編寫了一整套共13冊的《百姓金融知識系列宣傳手冊》,以農民朋友普遍關心的金融知識為切入點,推出“信用拓寬致富路”“低息貸款我受益”“放心用卡安全術”“消保維權直通車”“慧眼識假謹防騙”等切合百姓特點的的宣傳資料,并配以形象直觀的漫畫等,有效對接了農戶金融需求。
一是走村入戶“送知識”。將金融知識宣傳作為一項全局性、長效性的工作。成立了由13個部門、180人組成的金融知識普及工作組,組成18支金融宣傳志愿小分隊,并以“包縣、到村、入戶”的方式確保宣傳責任落實到位。各志愿小分隊利用周末時間,先后組織開展了18次大型宣傳活動,并重點在吉縣太度村、洪洞縣永樂村等21個村開展了“攜手幫扶 駐村宣傳”活動。志愿者們走村入戶、耐心講解,與鄉親們“零距離”解答金融訴求、傳授金融知識。自2016年以來,先后共印制6萬套宣傳手冊,發放到全轄16個縣市190個行政村的6萬戶農民家中。
二是田間地頭“送政策”。緊扣農民需求,圍繞發展特色農業“做文章”。志愿者們在金融知識宣傳過程中,了解到大多數農民朋友對小額信貸、扶貧貸款、支農貸款等政策并不熟悉,對個人信用維護知識欠缺,志愿者們及時調整宣傳方式,針對重點人群開展特色宣傳。先后深入吉縣蘋果園、隰縣“玉露香”梨園、古縣核桃產區、永和紅棗基地等特色農業產區,與各金融機構聯合推出“脫貧貸”、“陽光貸”等農業信貸產品,將金融扶貧政策送到了田間地頭。
三是對接需求“送資金”。為了讓金融扶貧的“春雨”滋潤到每一個貧困戶,志愿者們在確保宣傳到位的情況下,加強聯動協調,瞄準建檔立卡、特色產業、易地搬遷、就業就學、重點項目等五個領域,指導和督促轄區金融機構按照“一戶一檔”的原則,建立包括貧困戶家庭基本情況、勞動技能、資產構成、生產生活、就業就學狀況等內容的精準扶貧金融服務檔案,切實把全市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的底子和信貸需求情況摸清搞實,為精準對接金融需求打下堅實基礎。
關注弱勢 建設站點 架起服務百姓“連心橋”
臨汾市中支依托金融綜合服務站,大力加強金融知識普及示范點建設,打造集金融消費、轉賬、小額取現、信用評價、金融知識普及、金融維權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站點。建設長效的駐站宣傳隊伍。以人民銀行、農行、農村信用社、郵儲銀行的人員為力量,實行駐站宣傳值周制度,針對農民朋友普遍關心的金融知識,定期在“金融知識普及示范點”開展專題講座,提供現場咨詢,解答維權訴求。自站點建設以來,開展講座、咨詢等服務平均達百余次,通過站點解答各類咨詢及投訴230余件,成為了百姓心中的綜合服務“第一站”。關注不同的金融普及需求。將建檔立卡戶、商鋪、村辦企業、婦女、留守老人五大類群體作為普及對象,實現金融知識普及對象的“全覆蓋”。對建檔立卡戶和村辦企業重點講解扶貧再貸款等信貸政策;對農村商鋪主要講解人民幣防偽、理財常識、國債、反洗錢等緊貼日常生活的金融知識;向留守老人與婦女講解金融消費維權和金融信息保護知識。通過微信推送、短信提醒等方式,及時發送金融知識、權益保護、理財常識等,推行普及宣傳與特色宣傳相結合的模式,極大提升了金融知識普及的效果。
“春蕾工程” 擔當未來 惠聚金融知識“進課堂”
臨汾市中支在金融知識普及工作中,注重宣傳教育長效機制的建設。自2015年以來,創新實踐“金融知識進課堂”春蕾工程,組織編寫了《金融與誠信》讀本,并通過中國金融出版社審定正式出版,并在臨汾市政府與教育部門的充分認可下,實現了將金融知識普及教育納入校園教育的新實踐。孩子們從小接受金融知識、滋養誠信文化,從小“學金融、提素質、知誠實、明誠信”,同時通過孩子輻射家庭,“小手拉大手”,逐步建立“學生→家庭→社會”為傳播路徑的“三位一體”金融知識宣傳教育新模式,最終實現“一個孩子一盞明燈,照亮一個家庭;一個家庭一個細胞,構建和諧金融環境”的共同愿景。
(人民銀行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