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文明單位經驗分享】
文明服務促創建 服務熱線解難題
營業管理部著力提升文明單位創建工作水平
“太感謝你們了,之前我打了好多電話沒解決的問題,給你們打完電話,馬上就有人給我回復,現在問題也解決了!”這是營業管理部業務咨詢呼叫中心自開通以來接到的19萬余通電話中普普通通的一個。兩年來,營業管理部作為全國文明單位,始終秉持為民服務初心,持續推動業務咨詢呼叫中心建設,完善管理流程,提高服務質效,第一時間響應百姓需求,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落實”,成為為百姓排憂解難的央行“萬事通”。
一、抓痛點,在文明服務“暢通”上破難題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咨詢電話一頭連著機關部門,一頭連著人民群眾,是服務企業、群眾的重要通道,也是樹立機關形象的重要窗口。但由于基層央行咨詢電話與業務電話沒有分離,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時難以兼顧咨詢電話接聽,導致出現占線或無人接聽的現象。營業管理部針對這一痛點,建立業務咨詢呼叫中心破解這一難題。
“一號對外”不斷線。營業管理部業務咨詢呼叫中心整合了營業管理部分散的17部對外咨詢電話,開通唯一號碼68559550,集中接聽和統一管理,配備專業坐席8名和專屬通話線路30條,確保接聽服務“不斷線”,為民服務“不斷電”。
專業答復有保障。呼叫中心坐席員依據業務部門提供的知識庫內容進行解答,咨詢內容超出解答能力范疇時,坐席員會通過呼叫中心系統向營業管理部相關部門派發工單,由相關業務人員在規定時間內登陸系統回撥答復。
全景式管理嚴要求。咨詢和答復流程以閉環形式在系統中運轉留痕,并存有電話錄音,便于事后管理和監督,實現“一站式”跟蹤、“全景式”管理。
二、通堵點,在文明服務“高效”上下功夫
呼叫中心從客戶需求和體驗出發,不斷探索高效管理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小改變,大提升。營業管理部緊跟業務發展趨勢,不斷優化呼叫中心系統功能,增設業務類型、滿意度調查、查詢統計等功能,以功能上的“小改變”,帶來服務上的“大提升”。呼叫中心運行后,經統計分析發現,征信業務咨詢量始終高居首位,其中,查詢個人征信記錄需要攜帶的材料和查詢地址的問題詢問占比較高。為了解決咨詢量增加造成的線路擁堵問題,呼叫中心加大IVR自動語音答復比重,將簡單、重復性的問題和答復錄入IVR,大大縮短了答復時間。
一體化,全方位。營業管理部采用“線上+線下”、“政策+案例”、“業務+話術”一體化模式強化培訓,全方位提升坐席業務能力。呼叫中心上線后,通過培訓讓沒有經濟金融從業背景的坐席員快速提高業務技能,是提升服務水平和質量的關鍵環節。一是“線上+線下”。在抽調相關處室業務骨干現場培訓的基礎上,依托網絡系統開展遠程培訓。每日下班后半小時對當日重點問題進行梳理總結,強化日常培訓力度。二是“政策+案例”。新業務出臺后,除了讓坐席員了解相關政策,還從群眾的角度出發,模擬問題案例,有針對性、場景化地幫助坐席學習掌握。三是“業務+話術”。在對工單錄音抽查中發現,部分坐席員在解答咨詢中存在語氣生硬等問題,因此,在向坐席員提供答復口徑和培訓材料時,盡量將公文化的書面語言轉化為口語式表達,將“剛性”規則變為“柔性”服務。
快響應,“細”服務。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時期,營業管理部快速響應調整管理措施,靈活調整工作安排。同時,積極落實總行“金融支持穩企業保就業”工作部署,傳導金融便民惠企,為中小微企業解答“六穩六保”、貸款利率優惠政策等,確保直達實體經濟的政策落地見效,引導企業和群眾線上辦理預約征信查詢、填報北京市銀企對接融資需求系統等,減輕窗口部門現場辦理業務的壓力。對因疫情給群眾帶來的不便進行細致耐心的講解,有效疏導群眾的情緒,用“慢”服務暖民心。
三、消盲點,在文明服務“優質”上出實效
“一條熱線”暖人心。業務咨詢呼叫中心直接面對群眾,是營業管理部為民服務的重要環節,也是方便群眾、傾聽群眾心聲的重要渠道。咨詢電話效果如何,服務質量如何,直接影響著企業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關乎央行履職形象。呼叫中心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營業管理部文明單位創建和高效履職保駕護航。
“一條熱線”解難題。營業管理部用咨詢電話搭建百姓與營業管理部溝通的橋梁。通過每一通電話了解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為業務部門提供一手資料;在紀念鈔發行、企業注冊前置管理、包商銀行接管等工作中提供前臺支持,耐心做好群眾解釋工作,有效避免負面輿情。一系列具體舉措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得到了群眾的好評,運行以來共接聽咨詢電話19萬余通,客戶滿意率達99.7%。
營業管理部立足文明服務、高效履職,以咨詢電話為切入點,切實將為民服務中的“問題清單”變成企業和群眾體驗優質服務的“滿意清單”,推動文明單位創建工作上臺階。
(人民銀行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