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人民銀行成都分行創新建立了“四川省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調查制度”,并于2019年新春之際正式啟動首項針對1000位農民工就業及金融需求狀況的調查,準確把脈和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強對“三農”支持力度,為央行聚力精準施策提供決策參考。
一是以有效履職為目標。在開展了14年涉農區域特色調查的基礎上,四川省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調查制度結合鄉村振興戰略重點,調查內容由原來的3項擴展到10項,調查對象包括1200戶普通農戶、5000戶貧困戶、1000位農民工、2117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180家涉農金融機構,調查指標達553個。四川作為農業大省,建立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調查制度,有利于中央銀行從獨特視角觀察農村經濟運行態勢,提高形勢分析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和前瞻性;同時,通過客觀掌握金融支持“三農”現狀和問題,為貨幣信貸政策決策和宏觀調控提供參考依據。
二是以創新方法為手段。為確保調查制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通過深入研究和充分借鑒美聯儲農業信貸調查、上海財經大學“千村調查”、農業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計監測制度等相關調查制度,召開制度研討會,學習研究中央和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意見,結合人民銀行履職重點,對制度基本框架進行了充分討論和醞釀,確保了制度既緊跟形勢變化,又充分體現中央銀行分析視角的獨特性。
三是以科學抽樣為依據。力求通過科學的抽樣多維度寬視角觀察農村經濟和金融真實狀況。一是以最新名錄為抽樣框。加強部門協作,爭取金融機構和統計局、農工委和扶貧辦等部門支持,獲取最新樣本名錄為抽樣框,有效降低系統偏差。二是保持樣本總體特征,通過總體參數控制標準,實現客觀全面反映農村經濟主體狀況。三是強化指導和監督,嚴格抽樣程序確保抽樣質量。及時組織金融調查隊伍和系統內調查人員開展業務培訓會,對調查內容、抽樣要求、工作步驟進行了全面培訓。四是科學評估確定樣本。根據初步抽樣結果對樣本特征與總體特征進行比較,及時調整樣本偏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