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國土面積為128.52萬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部,北與厄瓜多爾和哥倫比亞接壤,東同巴西毗連,南與智利交界,東南與玻利維亞毗連,西瀕大西洋。海岸線長2254公里。安第斯山縱貫南北,山地占全國面積的1/3。全境從西向東分為三個區域:西部沿海區為狹長的干旱地帶,有斷續分布的平原;中部高原區主要為安第斯山中段,平均海拔約4300米,亞馬孫河發源地;東部為亞馬孫林區。西部屬熱帶沙漠、草原氣候,干燥而溫和。
秘魯人口2822.07萬。其中包括印第安人、印歐混血人、白人和其他人種等,絕大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一些地區通用克丘亞語、阿伊馬拉語和其他30多種印第安語。法定貨幣為索爾。
秘魯是傳統的農礦業國,經濟水平居拉美中上游。“秘魯”在印第安語中是“玉米之倉”的意思。秘礦產資源豐富,是世界12大礦產國之一。主要有銅、鉛、鋅、銀、鐵和石油等。其中,鉍、釩儲量居世界首位,銅儲量居世界第三位,銀、鋅儲量居世界第四位。秘魯石油探明儲量約為4億桶,天然氣儲量為7.1萬億立方英尺。森林覆蓋率為58%,面積達7710萬公頃,在南美洲僅次于巴西。此外,秘魯的水力和海洋資源也極為豐富。 秘魯是傳統的農礦業國,經濟水平居拉美中上游。近年來,秘魯政府實行嚴格的財政政策,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投入,積極吸引投資,經濟持續增長。2007年,秘魯國內生產總值為107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3%。
秘魯工業以加工和裝配業為主,主要工礦產品有銅、鋅、金、銀等。秘魯農業分為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兩大類。經濟作物是秘魯的主要出口農產品,如咖啡、蘆筍、棉花等。糧食作物以馬鈴薯、大米等為主。秘魯還是世界主要的魚粉、魚油生產國。秘魯是印加文明的發祥地,旅游資源豐富。2007年,秘魯吸引外國游客180萬人次,旅游創匯17億美元。中國是秘魯的第二大貿易伙伴和出口市場,秘魯是中國在拉美第五大貿易伙伴和重要投資對象國,2007年,雙邊貿易額60.1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53.45%。
相關鏈接: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mfa.gov.cn)。
數據來源:世界銀行網站(http://www.worldbank.org);《國際金融統計》(IFS,January 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