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重紀念“五四”運動96周年之際,一場別開生面的名為“聽,志愿花開的聲音”志愿青春故事匯,在人民銀行總行機關一號樓多功能廳精彩上演.
這場故事匯是由人民銀行機關團委組織舉辦的.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郭慶平,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汪鴻雁親自到場觀看,并給予高度評價.人民銀行總行各司局、在京直屬單位的司局級領導以及志愿者代表共200余人觀看了這場故事匯.
故事匯首先播放了視頻短片《手心上的愛——央行志愿者的奉獻心語》.伴隨著《青年志愿者之歌》的響起,人民銀行機關志愿者參加志愿服務活動的一個個片段,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大屏幕上.全息投影技術讓每位觀眾如同身臨其境,跟隨視頻中的一個個鏡頭,重溫了央行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的歷程.
來自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的劉璇、國家外匯管理局綜合司的李萌、中國金幣總公司的張晨光、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的李木子以及她的小伙伴們,分別從不同角度展示和講述了他們參加志愿服務的心路歷程和動人故事.
曾在宏志小學當體育代課老師的劉璇,永遠忘不了支教結束后的場景.孩子們眼含淚水,緊緊拉著他的衣角問:“老師,你還會再回來嗎?”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這時,作為七尺男兒的劉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熱淚頓時奪眶而出.從此,他注定一輩子要與志愿服務相伴.
志愿服務沒有國界.李萌曾跨越山海,穿越國界,先后在香港、臺北、紐約參加過志愿服務.但最讓人動容的還是她在四川大涼山的助學場景,孩子們擠在破舊的教室里那充滿求知的大眼睛,4歲的孩子用那粗糙干裂的小手拿著干硬的薯片慢慢咀嚼著.這些場景讓她銘心刻骨,也讓她牽掛不下.她和孩子們約定,以后要帶著更多的志愿者和更多愛的力量重返大涼山!
張晨光曾經是一名國際漢語教師志愿者,在父母的依依不舍中踏上泰國的土地,進行了為期一年的漢語教學.在異國他鄉,迎接他的是熾熱的天氣和水土的不服.走進教室里,墻上那掛滿塵土的蜘蛛網和滿屋散發的污濁味道,以及混亂不堪的課堂秩序,一時讓他的心涼了半截.這對于剛剛大學畢業的他來說的確是一場不小的考驗,但是他堅持下來了.與此同時,志愿服務的經歷也讓他成長著、收獲著.
李木子和她的伙伴們用三個情景劇,重現了央行志愿者在光榮院敬老愛老、為蒲公英中學孩子義賣和為先天性心臟病兒童捐款的場景.臺上的他們講述著、微笑著,同時也感動著臺下的每一名觀眾.隨著他們的一笑一顰、一舉一動,臺下的觀眾時而忍俊不禁,時而眼淚模糊了雙眼.
央行志愿者行動就像一朵朵盛開的鮮花,鮮艷奪目,格外耀眼.花開無聲,花開無言.但他們那“不計名利、無私奉獻、服務社會、關愛他人”的志愿服務精神,卻像一股股清新的芳香,香飄萬家,浸透著每一個人的心扉,也引領和感染著更多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奮力躍入志愿服務花的海洋.
央行志愿者,大家為你們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