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行長們”
記者 肖旺
他們只是基層央行的干部,而地震來臨時,他們都顯出來英雄本色。
在大地還在震撼,危樓還在搖晃的時刻,他們發出了“向我們看齊,向黨組看齊”的呼聲。
“我們的基層行長在地震中表現得很不錯,不但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擔負起應盡的社會責任,也勇于承擔公民的義務。”人行四川分行行長李明昌這樣評價他的部屬們。“在地震的危難時刻,在抗震救災中,金融機構無人擅離職守……”四川銀監局局長王筠權告訴記者。
在那一刻,是他們用鎮定、勇氣撫慰了驚恐中的人們,指引了前進的道路。“現在不論是政府還是人民群眾,對我們銀行業的評價非常正面。”李明昌、王筠權都深有同感。這里我們講敘幾位基層金融領導干部的故事。
“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大家一定要向我們看齊,向黨組看齊!”5月13日,震后第二天上午9點多鐘,人行江油支行行長何茂平沖著職工們大聲說。災后余生的支行員工都已經聚集到了辦公樓對面的馬路上。而何茂平剛帶著黨組成員張蓉、安緒蓉簽完辦公場地租賃協議趕過來。江油大部分單位樓房都成為危房,無法使用,解決了災后辦公場問題并沒有讓他憂慮的心情減少一點。
而此前,就在“5·12”地震剛剛發生不到兩個半小時,年過半百的何茂平就和張蓉、安緒蓉頭戴鋼盔,小心翼翼地進入嚴重傾斜的辦公樓,去關系統設備電源。“必須確保系統安全,把損失降到最低程度。”“張蓉、安緒蓉是兩位女同志,她們和我進入辦公樓,那是要冒生命危險的。可是她們啥子也沒得說。”現在回憶起那一刻,何茂平仍激動不已。“何行長年紀這么大,都沖在前面,我們有啥子說的呢?”而提起當時的情形,支行黨組成員、副行長安緒蓉則有些不好意思。
“向黨組看齊!”何茂平的話讓大家精神為之一振,災后第一次職工大會在群情激昂中召開了,員工們紛紛請戰。但是辦公樓太危險,不能進去太多的人。“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這是沒啥子說的!”何茂平說,“不能讓大家都去冒險。”經過討論,由行領導和各科室負責人3人一組,分批次、分科室、限人數,進入危樓,用兩天的時間,搶救出8套業務主機在內的所有業務系統。“沒有一個人從辦公室拿出屬于自己東西!”
但是,支行金庫卻不能打開使用,“只要打開發行庫的門,整個辦公樓就有垮塌的危險。”何茂平指著一樓的金庫位置告訴記者。地震發生后,他及時組織人員在辦公樓周圍拉上警戒線,防止落物傷人,同時,安排保衛人員守衛金庫。“除了江油市,我們還擔負著平武縣的發行工作。金庫不能使用,地震后,救災立刻要展開,金融跟不上是個大問題啊。”就在他萬分著急的時候,綿陽中支的行長廖鳳華經過輾轉趕到江油支行,現場查看完損失后,再次布置金庫防線,保衛人員撤出支行大院,持槍在樓外各入口守護。并決定,在中支業務平臺為江油支行開設端口。此時余震還在發生,大樓的屋頂、墻壁往下“仆仆地”落碎片和水泥石塊。
14日,也就是地震發生后的第三天,人行江油支行的國庫、支付等業務系統就恢復。“我們每天安排兩組員工到綿陽市中支操作。”何茂平說。中支的第二辦公區條件稍微好一點,有水、有電。員工們希望老何也抽時間去一趟,這樣可以吃頓熱飯,沖一個澡。“我告訴他們,什么時候,國庫安全了,我就去一趟綿陽。”
為確保各項工作安全,除了基礎業務職工仍在工作以外,支行要求其他部門員工各自投親靠友,想辦法解決安身之所。“我對不起大家,實在沒得精力,實在沒精力來處理這些事情了。”可以看出來何茂平說這番話的時候,心里仍然有說不出的自責。
何茂平確實沒有更多的精力了。地震發生后,他馬上組織江油金融系統的恢復工作,召開了數次金融聯席會議,走訪各家銀行,協調工作。由于人行江油支行的努力,災后江油的金融機構迅速恢復營業。同時支行將各銀行恢復營業信息通過市抗災辦,以短信的方式發送給百姓,安定了人心,恢復了信心。江油市抗災辦對支行為政府分憂、勇于擔當的行動非常滿意,并把支行列入市抗災救災指揮小組成員,對支行提出增派武警保衛金庫的請求,市委、市政府積極協調,在提出申請后不到10個小時,也就是19日晚,8名武警戰士就奉命趕到。“武警來了,我懸著的心總算落了下來,別看我們現在就是一頂帳篷,一部電話。可我們流動辦公,江油的金融秩序運轉非常有效。”何茂平說。
18號,地震后的第六天,經過江油有關部門鑒定,支行有一棟宿舍可以在修復后使用,暫時恢復1樓的低壓供水。在宿舍樓入門口的一小片空地上,幾個不值班的同事用磚搭了一個小小灶臺。支行的駕駛員掌勺做了一頓19個人吃的燜鍋飯。
“這是地震后我吃到的第一頓熱飯,我還記得炒了兩個菜,一個素炒黃瓜,一個洋蔥炒肉。”52歲的何茂平停頓了一會兒說。“我怎么會忘記,太香嘍,這是我這一輩吃過的最香的一頓飯。”
人行江油支行有職工36人,離退休職工21人,在地震中無一傷亡。
來源:金融時報 2008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