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競爭中,進入WTO這幾年,中國的銀行業無論從治理結構、管理水平,還是市場的競爭能力都有相當大的改變。國有銀行在加快改革,建立新的機制,其他的股份制銀行也都逐步走向規范,特別是資本約束使所有的銀行都在重視戰略結構的調整,注重資本的節約、注重戰略的調整,節約的經營方向。
盡管這樣,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們畢竟只有20多年的歷史。而我們面對的這些國際化的銀行不僅是擺攤設點,而且有全球化的網絡,和我們無法相比的制度優勢。到目前為止,我們和外資銀行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我們的資產收益率2OA平均只有0.15%,美國平均是1.4%,歐洲平均是1.3%,幾乎是我們的8到10倍,股權收益率2OE平均水平為32%,美國是14%,歐洲是13%,也是我們的4到5倍。盡管這些年我們在處理不良資產方面有了很多突破性的進展,新的不良資產也有所遏制。但是2005年2月份,主要的商業銀行平均不良資產率仍然高達8.71%。
我覺得更大的差距是我們的管理水平,現在國際上的管理水平已經和IT技術緊密結合,從理念上已經有了根本的改變。比如風險控制,絕大多數銀行還是投票式的集體審貸,不能足夠準確的判斷風險弊端很多。西方的銀行大多數已經引入了評級的一套體系,用違約概率、組合審貸等現代方法。所以盡管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但是我們的差距仍然是顯而易見的。招商銀行是一個體制比較靈活的商業銀行。這些年在探索商業銀行的改革制度和機制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盡管我們目前在國內銀行業,特別是在股本回報率2OA、2OE和西方國家銀行的差距在明顯減小。我們5家上市銀行里有46項指標是第一的,但比起外資銀行的差距還是顯而易見的。在后WTO時期,面對只有一年的時間,我們感到壓力很大。
第二個問題,我們面對這樣一種形勢,要增強中國本土銀行業的競爭能力有兩方面。第一是基因的培育,要建立更好地治理結構,建立更好地運行機制,提高管理水平,使素質提高。二是環境的改良,制度環境是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現在這兩個方面我們都還有很大的差距。一個銀行外部的條件,我們說金融生態環境對銀行的發展非常重要,我們這方面還存在種種缺陷。首先是制度的環境,包括政策,目前為止我們的商業銀行法依然延續過去的提法,就是所有的商業銀行只能做銀行的業務。去年修改后的商業銀行法只是加了一句話,國務院批準的除外。盡管這樣我們已經看到了綜合化經營的前途。今年有幾家基金管理公司已經陸續獲得批準。但是我們的進度和外資銀行進入中國的進度完全不匹配。如果按照這樣的進度,再過一年,外資銀行可能就把應該占有的都占有了,我們只能在后面去追趕了。所以政策制度環境的改善對我們非常重要。
實際我們現在也在回避混業經營,我們叫綜合化經營,有兩個重要的內容。一個是利用商業銀行的平臺交叉銷售;二是在資本市場中應該盡可能多推出商業銀行的產品。前者還能做,后來幾乎不可能,比如主動負債工具、資產證券化,我覺得應該大力推動。中間業務是消耗資本最好的。對中國來說,如果2007年底實現銀監會關于最低資本不要低于8%,我們已經很困難了。所以必須努力發展中間業務,中間業務的發展雖然有銀監會和人民銀行的法律規定,但實際上步履艱難。對中間業務的創新和產品的審批,監管當局還要層層過濾,特別是對中間產品在市場上的運行還遇到了種種障礙。銀行對一些業務理所當然的收費,不僅社會很難接受,許多政府部門常常給我們灌以亂收費和進行干預。
我覺得銀行收費在西方已經是很自然的事,按照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觀也是正確的。既然是商業機構,就要價值補償和勞動補償,否則再生產就不能進行,所以收費是正確的。但這樣的事不能在媒體上討論,只要一討論銀行就是輸的,過去銀行就是政府,政府就是要為人民服務,收費就是大逆不道的。銀行只能為人民服務。從提高銀行自身的競爭力保住人才看,我們制度障礙還是很大。最近交行和建行上市,我們很注意有沒有員工的、管理層的期權激勵機制,但是我們沒有得到準確的消息。我覺得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完善是現代治理結構的重要內容。中國的商業銀行在股權激勵方面應該大膽的邁出一步,這也是我們和外資銀行在爭奪人才方面明顯的缺陷。我們辛辛苦苦培養的一個高級管理人員,拍拍屁股就可以走,因為他沒有任何顧慮。如果有了期權、股權以后他可能還要權衡。
另外,我們的缺陷還在于不能和外資銀行平等的競爭。現在已經不是對民族銀行業保護更多的問題,而是對我們照顧不夠的問題。目前,我們稅收外資銀行享受15%的所得稅,我們是33%。如果在改革開放的初期,對外資銀行的低稅收就等于我們承認國內經濟與政治環境不佳,這是給他們資本風險投資的補償。今天我們就不應該再給他們這種優惠待遇了,我們覺得在取消外資非審慎性限制的同時,也要取消他們超國民的待遇,否則我們沒有辦法在同一個水平上判斷我們的贏利能力。
現在已經做了一些改革,我們的營業稅從8%降到5%,但是到5%就不能再降了。5%的營業稅是按收入計提,稅基不是利潤,如果換算成所得稅,銀行承受的稅負可能全世界也沒有比我們高的50%左右。銀行這些年沒有能力補充資本,也沒有能力消化不良資產。這幾年銀監會和人民銀行為我們做了很多努力,但時至今天我們還沒有聽到喜訊。信用的缺失也是我們生態環境的巨大缺陷。銀行經營經常是站著把貸款放出去,跪著把貸款收回來。舉一個例子,我們在大連過去給一個民營企業,這個人現在也是全國政協委員,貸款5000多億美元,8年除了還了8萬塊錢,沒有再多的利息,更別說本錢了。我們說這就是不良資產了,總得為股東負責,上市公司要清收。在清收不良資產的時候,從上到下紛紛出來為他說話進行干預。這個人還倒打一耙告我們一狀,說為什么我不還錢,就是因為你當初給我貸款是違規的。我說違規的貸款,就是違法的貸款也得還,貸款違規的時候你并沒有抵制貸款。所以在中國欠債還錢這樣一個普通的道理有時都非常的困難。
法制的缺失。我還舉一個例子,人民銀行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在中農中建交五家銀行開戶的6萬多家改制的企業里,逃廢債的企業高達51.29%。銀行面對這樣的信用環境,這是生態上的巨大缺陷。制度、法制的缺位,《破產法》盡管原則上規定借錢不還可以起訴破產,但涉及債務結構、清償順序、財產保權,稅務爭議等復雜問題還遠遠不能到位。司法的執行很欠缺。現行刑法的有關規定已經不能滿足打擊金融詐騙的要求,刑法關于挪用資金罪的規定僅限于銀行人員,對詐騙者缺少追受。去年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對個人按揭貸款、債權的保護,我在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時候以人民代表的名義曾經提出一個提案,最高法院也很重視,但是到今天可能還沒有圓滿的解決。重視了人的環境,忽視了銀行的債權。
再有,基礎薄弱,我們的信用卡現在是銀行競爭的重要領域。中國的信用卡環境應該說還有很大的欠缺。在我國1500萬個商業網站特約商戶普及率不到2%,美國是80%。國內持卡消費占社會商品零售額的比例是5%左右,美國是30%,等等。所以如果不是社會包括政府各方面一塊努力改善刷卡環境,光憑商業銀行自己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列舉明顯可以說明,中國銀行生態環境的種種欠缺。李揚教授在這里,他前一段有一個關于金融生態環境的研究。他列舉2003年商業銀行不良資產形成的原因,可歸因于金融生態環境的是72.7%,2004年為77.2%。從數據上看,生態環境可能還沒有好轉的跡象。所以生態環境對中國本土銀行業競爭力的培育是非常重要。
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周小川行長曾經指出,金融生態環境是一個比喻,他指的主要是金融機構的內部運作,而金融運行的外部環境也就是金融運行的基礎條件,就是生態環境,是一個綜合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商業銀行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營造改善,更需要政府監管部門、企業和社會各個方面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營造一個適合和培育中國本土銀行業發展,增強競爭力的競爭環境。
我談幾點建議,首先我們應該完善相關的政策法規,進一步夯實商業銀行創新和發展的基礎。應盡快修改商業銀行有關商業銀行分業經營的法律規定,積極推進商業銀行的綜合化經營。鼓勵和扶植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行為。在創新方面,我們建議監管當局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簡化審批程序,比如網點的審批,商業銀行完全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自己確定網點的建設。鼓勵商業銀行在現有的法規框架內自主創新,并且按照商業原則自主定價。在試點授權方面應該按照經營能力、管理水平確定試點資格,而不是以所有制和規模大小確定試點的標準。
第二,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加強誠信環境的建設。1、政府和社會應大力推進誠實守信的教育,培養一個誠實守信社會的氛圍。2、銀行個人征信體系的建設應該加快步伐,完善企業信用系統,推進個人信用數據庫的建設。3、健全信用中介服務體系。
第三,完善法律制度環境,切實保護銀行的債權。我前天在銀監會聽到最高法院的好消息,他們正在修改刑法,增加對金融詐騙的打擊力度。另外,全國人大正在討論物權法,我們要積極推動起草物權法,解決優先受償權、抵押物的債務人違約后所有權的轉移問題。我們也要積極推動出臺新的破產法,解決清算程序中涉及抵押、質押的債券在清算中的次序和破產條件。我們要加強金融監管和金融中介服務,建立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
另外,希望政府和監管當局引導金融消費環境,積極引導有償的服務,特別是對推動消費信貸這方面的制度環境應加緊營造。中國的銀行業按照2007年最低資本8%的要求,我們的資本缺口還數以萬計。所以應該激勵鼓動節約資本型的業務,比如零售銀行的業務,資本權重是50%,中國零售業務占整個資產的比例是10%多一點,美國是50%。如果我們提高零售業務的比重,我們就可以有利地節約資本。但是發展零售業務需要有好的制度環境,光靠銀行鼓勵是不夠的。
最后,我想在即將完全開放中國市場的時候,對中國本土銀行業的保護和支持,這也是每一個主權國家必須慎重考慮的。金融是一個核心,金融屬于一個國家政治經濟的核心地帶,我們要認真的培育中國本土銀行業的競爭力。當然不是封閉的保護,我們需要有一個平等的條件。我最近去美國,為紐約分行的事找紐約美聯儲的主席,他說你們銀行的條件沒有問題,但是我們要重新的評價中國的金融監管體系。我說既然中國的監管體系有風險,那你們為什么還爭著搶著到中國設分行呢?所以這個問題上我們要有制度的保護,我們的銀行業也要平等,他到我們這來,我們也要支持我們的銀行走出去到他那里。改善金融生態環境是一個艱巨的系統工程,我們還有很多艱巨的工作要做,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