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是在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各方面因素的基礎上進行的,并不僅僅著眼于某些產業和企業的發展。當然,考慮到我國金融市場不發達,企業長期缺乏匯率風險意識,金融避險工具有限,匯率改革必須遵循“主動、漸進、可控”的原則,避免匯率水平較大波動對企業造成沖擊,從而影響民族產業的發展。從實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的情況看,由于人民幣升值的幅度較小,且不少企業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中間消耗、調整產品結構等方式加以應對,匯率改革對民族產業的影響是有限的。未來我國民族產業的發展,應更多地依靠企業加強和改進內部管理,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附加值,進而提高企業的國際競爭力,而不是主要依靠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如果人民幣在市場供求的作用下適當升值,將有利于降低進口技術、設備和引進管理人才的成本,促進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從而提高綜合競爭力。長遠來看,這將推動我國民族產業的發展。